[1]金吉海,陈松,韩凌,等.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粒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[J].石化技术与应用,2019,2:98-102.
点击复制
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粒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(PDF)
《石化技术与应用》[ISSN:1009-0045/CN:10-2024/TQ]
- 期数:
-
2019年2期
- 页码:
-
98-102
- 栏目:
-
- 出版日期:
-
2019-03-31
文章信息/Info
- Title:
-
-
- 作者:
-
金吉海;陈松;韩凌;杨国明;
-
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(北京)有限公司;
- Author(s):
-
-
-
-
- 关键词:
-
沥青; 改性剂; 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; 改性沥青; 粒径分布; 剪切流变性能; 溶胀; 分散
- Keywords:
-
-
- 分类号:
-
-
- DOI:
-
-
- 文献标识码:
-
-
- 摘要:
-
以LG 501 S型苯乙烯-丁二烯-苯乙烯嵌段共聚物(SBS)为改性剂,中海油生产的36-1 70~#沥青为基质沥青,考察了改性剂粒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,分析了不同粒径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形态特征。结果表明:在相同改性剂用量下,随着改性剂粒径的减小,改善了SBS在沥青中的溶胀及分散程度,缩短了改性沥青的改性时间;在改性剂粒径为250μm时,改性沥青的软化点、延度(5℃)、黏度(135℃)依次为76℃,35.6 cm,1 860 mPa·s,均达最大值,在相同测试温度下,当改性剂粒径为250μm时,改性沥青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最优,最高使用温度为70℃;当改性剂粒径为180μm时,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最优,最低使用温度为-18℃;与未粉碎的改性剂相比,粉碎后改性剂的粒径明显减小,且随着改性剂粒径的降低,小粒径改性剂在粉碎后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减小,且在沥青改性中随着发育时间的延长,改性剂在沥青中的粒径减小,体积分数增大。
- Abstract:
-
-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
2019-03-31